清朝时,由李鸿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,你知道几个?

365bet中国官方网站 2025-07-08 01:13:15 admin 阅读 9573
清朝时,由李鸿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,你知道几个?

1884年4月17日,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《中法会议简明条款》,又称《李福协定》。条约包括: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;法国不索赔款,不伤中国体面,中国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;声明中国自北越撤兵,调回边界。清政府的这一退让,让法国更加肆无忌惮,继续扩大对华侵略战争。

1885年4月18日,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在天津签订了《中日天津条约》。条约规定: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;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,中、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,应先互行文知照。本来清政府帮助朝鲜打败日本,救回了被劫持的朝鲜国王,可清政府和李鸿章却采取妥协的政策,签订了天津条约。这一条约,使得日本获得了随时向朝鲜派兵的特权,日本利用此条约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。

1885年6月9日,清代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了《中法会订越南条约》。条约签订后,法国侵略势力开始伸入云南、广西等地。清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后,李鸿章还签订了这丧权辱国的条约,被称为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。左宗棠曾说:“对中国而言,十个法国将军,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,李鸿章误尽苍生,将落个千古骂名。”

1895年4月17日,清代表李鸿章、李经方与日方代表伊藤博文、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签下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,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。条约规定: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,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、澎湖列岛给日本,辽东半岛因三国(俄罗斯、德国、法国)干涉未被割让,还增开苏州、杭州、重庆、沙市为商埠,并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。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,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。

1895年11月8日,李鸿章与日本代表林董在北京签订了《中日辽南条约》。该条约主要是对《马关条约》中割让辽东半岛一条,签署的条约。由于俄罗斯、德国、法国为了自身在华利益,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。此条约虽然使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,但清政府却要赔偿日本库平银三千万两作为“酬报”。

1896年6月3日,李鸿章与俄国代表罗拔诺夫﹑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了《中俄密约》。此条约是沙俄利用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困境,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强盗条约。条约的签订,使俄国不费一兵一卒,就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,进一步延伸了俄国的侵略矛头。

1898年3月6日,清政府代表李鸿章、翁同龢与德国驻中国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中德胶澳租借条约》。该条约规定:将青岛“租借”给德国99年,修筑胶济铁路及开发沿线矿藏,和山东省事务等,青岛随即沦为了德国的殖民地。

1898年6月9日,李鸿章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《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。条约规定:清政府将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,租借给英国99年,租借期间管辖权归英国。此条约的签订,使英国控制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,租借地水域扩大了四五十倍。

1901年6月,八国联军与清朝宣战。8月15日,北京沦陷,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。9月7日,清廷代表奕劻、李鸿章在北京与十一国公使,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《辛丑条约》。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,共计达9.8亿两白银;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。标志着满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,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中国的主权被严重侵犯,人民负担沉重无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邦华V6网友点评
小米手机内存查看教程:设置、工具与清理全攻略
火影忍者:每个角色的年龄、身高和生日